大多数人对于医疗疾病类的保险都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未来一定会面临的养老风险,意识却普遍要弱很多! 作为社保中,个人和公司缴纳费用最多的一个保障内容, 看在钱的份儿上,相信大伙儿应该也会有点兴趣吧~ 01-社保体系的三架马车 因为历史原因及人口类型的不同,我国目前的社保养老体系分为三类,即: 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 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会参照本地工资水平,拟定社保养老费用基数标准,因此全国的社保养老政策并不完全一致! 02-“名义账户统账结合”!啥叫“名义”呀? 在社保养老体系中,可以看到保费一般是由社会/企业与个人共担的一种形式; 想要明白为什么? 就必须要科普一下社保养老的模式~ 国际上主要的社保模式有三种: A、现收现付制(代际补偿制): 当代养老保险征缴收入完全用于支付已经退休一代的养老金支出。 现收现付制(代际补偿制) B、完全积累制: 即职工个人和企业将资金存入专门机构的个人账户,职工退休以后,提取个人账户中缴纳总额和增值资金来维持自己的养老开支。 B、完全积累制 C、”统账结合”部分积累制 即来自企业和职工个人的当年缴费收入一部分计入社会统筹,另一部分计入职工个人账户。 社会统筹资金由政府统一管理运用,个人账户基金作为个人养老储蓄。 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一部分来源于社会统筹,一部分来源于本人个人账户的积累。 ”统账结合”部分积累制 我国实行的就是“名义账户统账结合”部分积累制! 可能有小伙伴会好奇; 为什么我国的模式为什么在”统账结合部分积累制”前面还要添加个修饰词——”名义“? 这是因为虽然我们有个人账户,但是这个账户上面并不是有实实在在的钱躺在上面,而只是一个名义上的账户,记录的是我们的缴费记录。 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资金都是由政府统一管理,两个账户的资金收入都会用于当年的支出。同时,为应对老龄化的挑战,政府通过积累养老金收支盈余资金或财政补贴等方式积累适量的养老储备资金。 03-人口老龄化趋势下,养老保险的压力~ 从我国的养老保险模式其实可以看出,保证其制度顺利运转的最核心因素就是人口; 即下一代人的缴费收入能够足够覆盖上一代人的养老支出。 然而,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我国的人口老龄化。 因为这意味着劳动人口减少,而相应的,需要供养(领社保)的老年人却多了起来。 这也是为什么部分省份会爆出社保账户亏空消息的原因~ 而未来人口老龄化是否会更加严重? 这个不方便预测(毕竟我胆子小)~ 但可以参考一下我们的邻国日本的情况 (图片来自于网络文章《人口雪崩,说啥都晚了》) 我国的人口结构与日本的人口情况,简单对比 图片来自于网络! 所以国家其实也很急,不断的推出措施,希望避免对霓虹国的cosplay。 从16年开始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最近的税改、以及未来终将来到的延迟退休,无不是对这个问题的应对。 但从目前来看; 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对于二孩生育确实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从一胎出生占比情况可以看出,整个社会的生育意愿正在持续走低! 根据国家统计局及相关数据整理,2010数据缺失 04-中国特色能再创奇迹么? 人口出生率的降低,从世界范围来看,几乎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必然面临的问题,不唯独中国,日韩、美国、西欧等都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 随着经济发展,对于孩子的抚养成本会越来越高; (嗯,孩子的多少可是家庭炫富的重要手段( ̄ ̄)") 从经济收入与生育意愿的关系来看,之前看过一个图或许可以帮我们很好理解。 而如果将生孩子也理解为一种经济行为的话,这种情况可以说是贫富差距下的一种必然了。 而在现代社会中,资本的边际收益大于劳动的边际收益,贫富差距的现象并不会有根本性的扭转。 这也是放眼很多西方国家,推出了大量的鼓励生育政策但依然收效甚微的根本性原因! 最近税改的征求意见稿,可以看出我们国家应该会持续在子女养育成本及赡养老人方面推出刺激政策。 而作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能否打破低生育率和老龄化的魔咒呢? 我们只能拭目以待了~ 结尾 篇幅有限,很多问题没办法再深入聊,社保养老第一篇文章就先这样吧~ 后续会继续推出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 和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具体政策的文章,欢迎大家关注! 如果有相关问题,也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水生谈险“或微信(177816989832)与我交流~ 另,向大家安利一部纪录片《日本社保危机》,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找资源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