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自网络,向作者致谢! 这两天看新闻,前三季度居民消费榜出炉。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上海前三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339元,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1909元,均为全国最高,成为最能挣钱也最能花钱的城市。 ![]() 图片来自网络,向作者致谢! 作为生活在魔都的劳动人民,想来这花钱和挣钱也有自己贡献的一份小力量啊。依据这个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我拿出计算器,大致算了下上海的人均储蓄率,得出的结果是34%左右。 另外,我还拿各省的数据做了个对比,发现浙江、江苏,储蓄率都在34%以上。最能攒钱的要数山东人,人均收入2.2万,支出1.3万,储蓄率达到了41%。 从全国平均来看,人均储蓄率也能维持在30%。换句话说,咱每月要存下30%的钱,才刚好碰到全国的平均线。 我赶忙算了下自家的,截止到今天为止,储蓄率是31%,刚够全国及格线,但拖了大魔都的后腿。 有对比就有差距啊!我对着账本细看自家的收入和支出,发现今年的低储蓄率存在不可控因素,也算是情有可原吧。主要是今年花了一大笔钱孝敬家长,差不多有将近6万元(婆婆身体不好,生病住院期间我们负担了一部分的医药费) 如果剔除这部分费用,储蓄率可以达到45%左右,比最能攒钱的山东人还略高一些。当然这么算只不过是心里安慰罢了,毕竟钱已经花了,而且孝敬家长也是理所应当的。 今年只剩下最后两个月了,还是要努力将储蓄率上调一点,再不济也为来年开个好头。 ![]() 图片来自网络,向作者致谢! 想要提高储蓄率,开源和节流必须同时进行起来,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一、开源方面,三管齐下,努力创收! 1.升职加薪是大头 做好本职工作,努力提升专业水平,为来年加薪做好准备。不管是功劳还是苦劳,首先得先劳起来,快到年底了,也抓紧再为自己的业绩加把劲。同时也要与领导、同事搞好关系,给自己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 2.理财收入滚起来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提过,独爱的一款开源方式就是理财收入了,真心非常喜欢躺着赚钱的感觉。 自己的理财收入主要来源于:货币基金、银行理财以及P2P网贷的投资收益,当然还有指数基金的分红以及股票的股息收入。 目前每月固定理财收入维持在800元左右,明年随着本金的加大,应该可以突破千元。 3.兼职再来凑一凑 为了创收,自己从来没有放弃寻找兼职的步伐,但是随着一次次地踩坑以及试错,终于明白,喜欢的才能事半功倍。兼职不单单只是赚钱,还要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为自己在本职工作之外多一个新的选择。 对于自己而言,写文章或者看别人写的好文章都是一种享受,因此目前正努力走在写作变现的道路上。 二、节流方面,好习惯加自制力,努力花更少的钱过更优质的生活 一提到节流,很多小伙伴都会自动带入“省省省”的抠门模式。其实节流并不是一味地节俭,而是要明智地为自己买单。要记得“我需要、我喜欢、我适合”的三我原则,时刻把自己真正的需求放在最核心的位置。 因此我主张把钱花对地方,用更少的钱过更优质的生活,而不是一味地对自己抠门,牺牲生活品质。 1. 先储蓄后消费 先问下自己,发了工资的第一件事情是干什么? 办公室有两种月光族同事,一种是工资到手,立刻开启吃喝玩乐外加“买买买”的狂欢模式,没到月底,钱包已经急剧缩水。另一种是工资到账立刻还信用卡,还完卡债,所剩无几,又得继续刷卡消费度日,恶性循环。所以说,习惯不对,存钱白费。 ![]() 图片来自网络,向作者致谢! 那么正确的工资打开模式应该咋样呢?自然是先储蓄啊!要时刻牢记:收入—储蓄=支出。 我自己在拿到工资的第一时间,会以定投指数基金的方式,雷打不动地存下20%。剩余的才拿来消费支出。从月光开始过渡的小伙伴们,可以先从存下工资的5%或者10%开始。 2.断舍离 这个概念市面上已经被说烂了,各种“断舍离”的攻略和方法也很多。在此我只想强调一点:分清想要和必须,不要冲动消费。 例如马上就要来临的双十一,你是选择喜欢就买呢?还是像我一样提前列个完整的购物清单,再进行灵魂拷问:“到底是想要还是必要?”最后一项项删减只留下真正需要的必需品。 3.霸王餐 周末想出去改善下生活品质,又不想花太多钱,怎么办?这时候,大众点评的霸王餐功能就可以用起来了。 不知道是我运气不错,还是中奖率本来就不低,最近两个月我已经中了5个霸王餐,内容涵盖吃饭、健身、观影以及小语种体验课,再也不愁周末没处去了。 话说你家的储蓄率有多少?达到及格线了没?又打算如何提高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