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分享]
学财报笔记-第5课 利润表(上)三种方法上手利润表分析
第5课 利润表(上)——三种方法上手利润表分析
“过程思维”——从起点到终点 资产负债表,是某个时点的财务情况,它既可以是起点,也可以是终点 但初期金额是如何变成末期金额的?也就是这家公司到底有什么样的赚钱能力?——利润表告诉答案
一、利润表,漏斗过滤的过程 营业收入——毛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
1.第一层过滤——毛利润
以开餐厅为例(说明:营业收入的100万元,为扣除增值税后的营收) | 2017年(万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
a.扣除营业成本、营业税及附加
毛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
*增值税不体现在利润表中,但增值税附加销计入利润表的“营业税金及附加”
餐厅毛利润——100-50-0.6=49.4万元
毛利润的价值——可以通过观察毛利润,判断这项业务能否给公司带来更多盈利。
2.第二层过滤:营业利润
b.扣除期间费用 销售费用—比如广告费 管理费用—水电费、管理人员工资 财务费用—短期借款的利息等
c.加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股票在持有过程中的价格涨跌 投资收益—股票的分红
公式:营业利润=毛利润-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 餐厅营业利润=49.4-9-11.4-5+5+1=30万元
3.第三层过滤:利润总额
d.加上/减去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
营业外收入——与企业经营无关的收入,比如餐厅卖掉旧出具受到的钱 营业外支出——与企业经营无关的支出,比如受到了行政处罚2万元 公式: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餐厅利润总额=30-2=28万元
4.第四层过滤:净利润
e.扣除企业所得税
净利润=利润总额-企业所得税 国内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一般为25%
所以餐厅净利润=28-28*25%=21万元
*净利润是衡量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反映了一个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净利润多,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好;净利润少,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差
二、三种方法,上手利润表分析
1.过程分析
举例,2014年獐子岛扇贝“跑路”导致股价大跌事件
獐子岛2014年营业总收入26亿,毛利润3亿,但净利润却亏损10亿,分析其利润表可见,7亿多的营业外支出导致了最终的巨亏结果。 原因是养殖的扇贝受气候影响,存货损失7个亿左右 作为农林牧渔行业的上市公司,气候这个不确定因素会很大程度影响存货,因此风险值极高
2.趋势分析 拿当年的财务情况和自己的过去比,看它是出于上升趋势还是下降趋势。用趋势分析可以判断企业的发展情况如何。 常见的是对比同一企业不同时段的营业收入变化趋势和净利润变化趋势。 还会看企业过去3年以上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增长率一般看同比,也就是当期和上一期做比较,增长了多少百分比。 一般来说,如果一家公司过去3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长率都保持比较高的水平,比如净利润增长率在20%以上,那它的成长性就比较好,发展趋势也比较优良。
*查询方法 同花顺免费软件(电脑版),可以连续查询一个公司多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同比增长率。
3.占比分析(结构分析)
可以通过对比不同费用、不同利润和营业收入的占比,分析整个业务营收结构和成本结构,从而挖掘有效信息。
毛利率,就是计算毛利润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是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越高越好。
三费占比,就是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三项费用相加,除以营业收入的比例。反映了一家公司在经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能力。显然,三费占比越低越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