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随手记的第1166天,只是单纯的记账,偶尔也看看帖子。潜水了这么长时间,终于换上了头像,发第一篇帖子。 大学的时候记得看过一本理财书,现在几年过去记忆最深刻的还是阶级储蓄法: 每个月固定时间拿出固定金额的资产定期储蓄, 到一年之后到同样的时间在存入一笔,这样每个月都有可以救急的钱用,且能养成一个储蓄的好习惯。举例: 发薪日每月 28日 存1000元, 第一年 就是 12*1000 = 12000, 第二年 工资涨薪500,花费也可以相应提高一些 每月存入 1200, 那么第二年 就是 12* 12000 = 14400;共有资产 26400; 第三年..工资涨薪500,每月存入1500, 那么第三年就是 12*1500= 18000; 共有资产 44400 以此类推,每月28日都有 1000+1200+1500…每年都有利息,这里利息就不计入在内了。 假如有出行计划,或者临时用钱,找就近的一笔取出即可。 稍有些理财观念的朋友,整体的配置变为: 收入 - 储蓄 = 支出 这个方法比较适合初入职场的小白,工资水平不高,但是不想做月光族的朋友。我刚毕业第一年月薪3000,14月薪,中午公司午餐,由于住在家里,没有房租伙食水电的负担,每月给家里象征性的交500元,还剩2500, 减去储蓄部分,剩余1500元作为每月的自由资金。剩余的2个月薪和年终奖金(减去过年给父母的红包)都可以存起来,留出一部分作为旅行基金。第一年在假期去了一趟杭州南京玩。一个人,机票找最便宜的,住青旅,走走看看,也是不亦乐乎。 单身一枚,本身花销不是很大。工作四年没耽误假期出去玩,薪资涨幅也可以。当时还不懂怎么投资理财,只是单纯的存银行(当然那时候利息也还算凑合)。按照这个方式一共剩余15万元。由于种种原因,离开了之前的公司。现在想想真该在房价还没暴涨的时候入手一套住宅式公寓,10万已经够付首付了。如果没有地方住的朋友,买套小小户型先安身立命,还能抵御越来越高的通货膨胀,减少焦虑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虽然在挣钱不多的时候还要储蓄是件辛苦的事情,但是苦尽甘来,否则一直都要苦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