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投稿【好好花钱】栏目 导读 每个月总有那么几笔消费过后就后悔的不要不要的。 这就是俗称的冲动消费。 比如5月,我一冲动给老公办了2年的健身卡,我那个后悔啊,一年一年地办理多好啊,非得一下办2年,就看上那送的1年的游泳卡了,可是,我和老公工作又忙,哪有时间去游泳啊,送了等于没送。。。 比如4月,我一冲动买了4双小白鞋,款式颜色都是一样的,然后在传了一个月以后,就搁置起来,原因是太热了,而且每天都穿一样的,一点新鲜感都没有,只看得都烦了,于是又去买的凉鞋。 比如3月,我一冲动购买了好多网课,有时间管理的,有理财规划的,有育儿技巧的,而真正从头听下来的真的是少之又少。不是不想学,而是犯懒。。。 比如2月。。。。。。 比如1月。。。。。。 似乎每个月份都有。。。 工作时候对于赚钱这事我唯一的感悟就是太不容易了,有的时候累死累活一个月就那么点钱,吃喝拉撒,人情世故过后,转眼就所剩无几了。花钱似乎特别特别容易,不知不觉,一个月大几千就进去了。 尤其是冲动之下的消费,更是占据了消费支出的大头,这对于一个视财如命的财迷来说,简直是暴殄天物。 但是如何避免冲动消费呢?听听米拉的小心得吧。 延迟消费 比如某年双十一,我是看看这个好便宜想买,看看那个好喜欢想买,但是为了避免出现双十一过后大批量退货事情的发生,我提前一个星期把想要的东西加了购物车,然后双十一前三天又查看了一番购物车,发现一些东西不是那么想买了,果断删除,双十一前一天,我又查看了一下购物车,发现又有一些东西不适合,果断删除。最终买下来的也是自己最想买的,当然也避免了节后大批量退货的尴尬。 这种消费我把它定义为延迟消费。在我特别想买一件东西时,我把它加购物车,过几天再看看,如果还想要那就果断去买,那说明买这件东西我并不是一时头脑发热,而是真的需要。 设定预算 每个月月初的时候,总会设定当月的预算,尤其是在易冲动消费的项目设定的预算相对严格一些。比如服饰鞋帽这一类别,我会在月初的时候考虑自己购买哪些衣服,给老公和孩子要买哪些预算,根据之前买衣服的价格上浮20%左右。这样买衣服的时候就不会看见这也想买,看见那也想买了,因为没钱,没预算。。。 这种方法需要很强的定力,本月说买多少就买多少,坚决执行预算,当然有特殊情况发生的除外。 坚决不追最新款 据说9月份iphone8就上市了,公司有小伙伴打出“我们一起换手机”的口号,商量着一起换最新款的iphone8,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溜之大吉。因为我觉得我的iphone6还挺好用的呢。。。哈哈。。。 其实最新的手机、鞋子、衣服等等,可能这个月是最新的,下个月就已经成了旧版本了,追这些真的没什么实际意义,还会因为冲动消费导致资金紧张等其他负面影响。 不留多余资金 每个月米拉会留足家庭的生活费,其余一律去钱生钱,这样就没有多余的钱给自己一冲动就使用了。其实这也算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至少没有哪个家庭会随随便便动用到应急基金,不留多余的资金,也能将资金收益最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