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投稿到【好好花钱】栏目
导读 经济发展到现在,车子似乎成为了家庭必需品,很多入住率高的小区路面和车库的停车率都非常高,即便是小区附近的马路上都停满了车。为什么油价涨了又涨,还是有很多人愿意买车呢?
一、 购买动机 我简单询问了身边的一拨人,据不完全调查,影响他们买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1 排在首位的是出行方便。 尤其是在小城市,公共交通不便捷的情况下,选择购车,的确是不二选择。这是多数人购车的最重要因素,特别是有了孩子的家庭,车子似乎成了生活必需品。
2 排在第二的彰显身份。 他们不需要走远距离的路程,日常代步工具可能是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但家里一定放着一辆汽车,理由很简单,没有车子就意味着自己还处于贫穷的行列,所以他们买车主要是为了面子工程。这点对单身男女青年,尤其是适合。 3 第三是从众心理。 他们对买东西没有明确的方向,觉得有了钱,就需要买点东西,但买什么呢?主要还是看大家伙的选择。大家买房,他也买房,大家买车,他也买车。说到底,从众心理也是很多家庭购车的一个主要因素。 4 第四是从业工具。 这部分人就比较有经济头脑了,他们在消费时很讲究投资回报,付出没有回报的事做得少。他们中有人会买豪华车,为的是让自己看起来有资本,在谈生意的时候,会得到他人的重视;他们中有人会买经济型车,用于物流、滴滴载客,以此谋利。对他们而言,车子就是从业工具。 5 第五是其他因素。
二、 购买时机 因此,当经济条件达到一定水准时,车子的功用与馒头一致,可以是生活必需品,买车就有了动因。有任何之前说的其中一项理由,都能促使购买。但假如经济条件没达到一定水准,车子就是非必需品,其购买必须要有一定的回报才行,比如作为从业工具,其回报得覆盖投入,才能促成购买这一动因。
然而,绝大多数人在购车时,拥有诸多复杂的原因,很有可能是这所有五项因素都占齐全,也可能只占2-3项因素,但鲜少会认真剖析购买背后的促发因素。
三、 我为什么买车? 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因为我觉得投入产出比不高,车子除了带给我便利之外,没有额外的收益,单纯的一项功能,没法让我下定决心购买。
有了孩子之后,我的购车条件就发生了变化。 1 首先,它能满足出行便利的需求。 有了孩子之后,经常要带孩子去医院,带他出门郊游,有车就很方便,可以自由掌控。公共交通当然可以解决部分问题,但在偏远的乡村,公共交通非常不便的情况下,买车还是很有必要的。
2 其次,它给我安全的保障。 孩子年幼的时候,身体素质比较弱,借助公共交通,有感染的风险。此外,私家车可以用安全座椅,公共交通则没有这方面的设施。 3 最后,它附带身份的象征。 以上3点,第2点才是促发我购车的关键,其余两项反而是附加价值。安全在此时是千金难买的。 小结: 当经济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因为安全需求,车子成为生活必需品,购买也就顺其自然。 |